看室内LED“大显示”崛起,有哪些应用场景已被步步占据
室内LED“大显示”的崛起
其实严格说起来,LED室内显示屏市场的发展与小间距技术发展是密不可分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启了LED显示屏大面积应用时代,而LED显示屏进入室内场景,是在小间距技术逐渐成熟稳定之后。2012年至2017年,LED小间距落地应用,间距技术逐步成熟,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小间距产品,凭借无缝拼接、显示面积灵活、高亮低耗、对比度高等优势,与液晶拼接屏和DLP拼接屏等其他室内大显示产品竞争室内显示市场。这一阶段的LED显示屏虽然优势明显,但由于在画质以及分辨率等方面受LED显示屏灯珠点间距影响的因素,在室内市场与液晶拼接屏和DLP拼接屏等显示产品打得“互有来回”。而随着LED显示屏技术发展逐渐成熟,LED小间距产品的点间距渐渐缩小,显示屏画质分辨率逐渐赶超液晶产品,室内大屏显示领域“一骑绝尘”,逐渐成为室内显示应用场景的宠儿。
最早引入LED显示屏产品的应当是安防市场及安全监控中心应用市场。随着在近距离观看的画面颗粒感、长时间观看的舒适度等方面技术上有了很大改进之后,小间距高密度、低亮高灰等显示技术的快速突破,LED显示屏与人们的距离再次拉近,也使得更多显示应用市场对LED显示屏开放,LED显示屏进入了会议中心、教育领域甚至广电领域等应用场景。而随着LED显示在显示创意和内容展现的优势,以及技术发展成熟后的成本降低,LED显示屏凭借着自身视觉冲击力强、表现力出色、广告形式灵活、千人成本低等优势在众多的室内场景中发挥着作用,逐渐融入了机场、商场、酒店、高铁、地铁、影院、展会、展厅等多个场景,发挥着内容灵活、超大显示的产品优势。
技术升级,高清显示场景崭露头角
早期,高清显示市场一直由DLP显示屏、LCD显示屏主导,最主要因素就是,LED显示屏的画面构成是由一个又一个灯珠组成,不论灯珠间距多小,都无法比拟LCD和DLP。LCD是利用液晶分子的光电效应改变液晶单元的透光率或反射率来实现画面显示,而DLP是通过核心的DMD显示芯片进行数字处理,光线经过色轮后抵达芯片上完成显示。显示原理的不同导致画面效果不同,而对于LED显示屏来说,如何在近眼模式下不出现明显的像素色块和颗粒感,成为首要攻克要点。
随着点间距进一步缩小,显示屏封装技术升级,近几年LED显示屏逐渐攻克室内高清显示市场。最具有典型代表的是会议场景和光电领域LED显示屏的应用。会议场景属于近眼显示场景,随着后来LED显示屏的点间距纪录不断刷新。小间距显示屏足以更好地满足室内大屏幕对分辨率的要求,能够显示DVD、标清、高清、SXGA+等格式的高清晰画面。数据显示,2014年商务会议行业的视频墙应用占整个视频墙市场份额的15%左右,是小间距LED显示屏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而在一些重要的会议场合,看着大屏的不止是现场观众,还有通过摄像机录制后在电视上观看的“场外嘉宾”,要经受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两双眼睛”的考验。也就是说在现场演播和摄像机直播的双重使用环境下,LED小间距显示屏要同时满足低亮高灰、色彩还原、高刷新、系统的稳定性等多项高标准的显示要求。而同样在广电领域,LED大屏幕显示技术还应用在广电领域的专业演播厅。在新闻、综艺等各类以主持人为核心的节目播出时,常常需要借助主持人身后的大屏幕来展示必要的图文信息或视频,以配合节目需要。在广电领域上,对播出效果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显示屏的各项参数都有严格的把关,例如刷新率要能够达到一定要求,使得在摄像机拍摄下视频时,不会因为两者刷新率的差异而造成“黑色光带”等问题。再如,由于主持人往往是位于显示屏前方,因此演播室为了避免显示屏过亮影响主持人效果,需要显示屏能够在较低的亮度下,实现较好的色彩还原和显示效果,严苛的画面要求,使得LED显示屏拥有快速响应无拖影,高刷新率无频闪,高灰度同时亮度可调节,宽色域和广角度,智能化传输和控制系统等新的技术优势。而凭借着这些优势,LED显示屏在广电领域的作用已经无法取代了,成为专业演播厅显示设备的“C位”主角。